克隆形成實驗克隆形成實驗 一、簡介 當單個細胞在體外增殖6代以上,其后代所組成的細胞群體,成為集落或克隆。其中細胞克隆形成率即細胞接種存活率,表示接種細胞后貼壁的細胞成活并形成克隆的數量。軟 瓊脂克隆形成實驗主要用于非貼壁生長的細胞,某些細胞(如正常成纖維細胞)在懸浮狀態下不能增殖,不適用此法。某些惡性腫瘤細胞,不僅在貼壁狀態下能增殖,在懸浮狀態下也 能增殖,其在軟瓊脂中形成克隆的能力反映了其惡性程度。 二、克隆形成的分類 1、平板克隆形成用于貼壁細胞 2、軟瓊脂克隆形成用于懸浮腫瘤細胞 三、操作步驟 1、平板克隆形成 a.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,0.25%胰酶消化,離心收集細胞沉淀。 b.完全培養基重懸,根據細胞增殖能力,將細胞懸液作梯度倍數稀釋。一般以每皿含100個、200 個細胞的細胞濃度,將細胞懸液接種培養皿中,輕輕晃動使細胞分散均勻。 c.將培養皿置于5% CO2培養箱, 靜止培養2~3周。當培養皿中出現肉眼可見的克隆時,終止培養。 d.取出細胞棄掉培養基,用1x PBS 清洗 2-3次。 e.4%多聚甲醛室溫固定15 min,用1x PBS 清洗 2-3次,棄去多聚甲醛。 f.加入0.01%結晶紫室溫染8min,用1x PBS 清洗 3次。 g.顯微鏡拍照或者顯微鏡掃描,克隆形成率=集落數/接種細胞數x 100%計算克隆形成率。 2、軟瓊脂克隆形成 a.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,0.25%胰酶消化,離心收集細胞沉淀。 b.完全培養基重懸,將活細胞調整密度為1x103/ml。 c.取0.5ml細胞懸液,加入培養基體積達到9.4 ml ,37℃孵育。 d.配制底層瓊脂:5%瓊脂置沸水浴中,待完全融化,取出1 ml移入無菌小燒杯中,待冷卻到40°C時,迅速加入9ml預溫37°C的完全培養基,混勻立即取0.8ml澆注24孔板,室 溫凝固。 e.上層瓊脂的制備:取0.6 ml 40°C的5%瓊脂加入到預溫9 .4 ml細胞懸液迅速混勻,立即取0.8 ml澆入24孔板,置室溫凝固。每孔即含有40個細胞,一般每個實驗組重復3次。 f.放置CO2培養箱,培養2-3周時間。 g.將培養板置于顯微鏡下計數克隆數,每個細胞集落含50個或大于50個細胞為1個克隆,以公式集落數= n孔中細胞集落數總和/ n,克隆形成率=集落數/接種細胞數x 100%計算 克隆形成率,后再拍照。 四、結果展示 五、實驗注意事項 1、細胞懸液中單個分散細胞應多于90%,平板培養早期盡不要晃動培養皿,以晚細胞脫落,導致實驗誤差增加。 2、平板培養期間應及時更換新鮮培養基,保持培養物獲得充分的營養成分。 3、接種細胞密度不過高。 4、在進行軟瓊脂克隆形成實驗時,首先細胞計數要準確,可以重復計數,取平均值。其次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,很多步驟可能會引起污染,一定要注意。 5、在將細胞懸液和瓊脂混合的時候,一定要把握好瓊脂溫度,太高時,容易引起部分細胞死亡,太低則容易使局部結塊。 6、關于選擇接種多少細胞的問題,24孔板一個孔,30-50個細胞已足夠。太少,結果不準確;太多,計數太麻煩。還要根據細胞增殖能力或者說惡性程度來決定。當細胞增殖 能力非常強時,可選擇少接種一些細胞;當細胞增殖能力很弱時,可增加細胞接種數。 上一篇SDS在分子實驗的作用
|